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革命时期,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威伯的歌剧为标志开始形成浪漫主义形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20年代。
而以萧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的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受拘泥,各民族音乐家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到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已有改变,他们不再是一个城市,宫廷或教堂的雇员,理论上讲作曲家完全是自己的主人,实际上也就是大众的仆人,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顾及的做出大众想听到的音乐。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内容提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所有人的概念很广。。。我只能说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什么人都有,所有喜欢同一种音乐是不可能的。。 那不同层次的人(这个层次好像很~~~年龄层~~~职业的区别~~~好像很广)欣赏音乐不同这是肯定的。但是这样的说法有点别扭,那我分析一下。 在中国这个可以分析为以下几点(不很全面):
1.金钱——那有钱的人都多数会玩古典音乐。可以听发烧碟,因为有器材。这方面的又可以分为好几种,一下子很难说清。
2.达人——那就是什么都能接受,什么风格都会听,但是对音响的追求不至于到身价财产。
3.潮人——这类多于另类的为主。
4.主流(所谓大家都听的)——那就是流行乐,那这类普遍是没有电脑的学生和不是很追求音乐的人。
5.自己玩音乐的——这群体多为玩吉他的(现在的DJ多了),还有其他乐器的,他们听的都固定,多数为自己的专业。
6.怀旧——我觉得多数以中老年为主。他们的追求在于收音机时代~~~
7.崇外——就是喜欢外国音乐(多为主流音乐)。 9.据说现在出现的脑残一代——其实他们听的也算音乐,不过主要是以崇拜为主偶像为先,而不是听,他们的要求主要是偶像。为了偶像连总理都敢辱骂,那更别说被人潮淹没的他们的父母也不会及其偶像,其实我不想把其分为音乐的,但是他们的热情简直就是喜欢音乐人的典范。
请在主题配置设置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14hunyin.com/post/3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