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古典音乐绘本系列》图书,将古典童话,古典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孩子在阅读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听到与之相匹配的古典音乐做的背景音乐,同时可以用画笔把此时所想象到的颜色填充到书***设的图画处,是一次新形式的尝试。
《我的音乐启蒙第一课》是一套为4-8岁小朋友精心制作的音乐启蒙绘本。绘本中的音乐,是为绘本量身定做的,与故事配合紧密;故事、音乐的长度适中,不会让孩子产生厌烦之感,更加适合启蒙之用。这套书将真正的重点放在音乐上,CD中的音乐和故事讲述可同时进行,相互完美融合,互为表里。书作为一个***的工具存在,当孩子熟识了乐器的音色和种类、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文化等相关知识后,就可以抛开图书,通过反复聆听CD来重温音色、乐风的认知,并能够专心体会音乐魅力,达到能够初步欣赏音乐的启蒙目的。
可以只购买这套书的前两本与后三本。这套书和碟里收的歌曲基本上都是上不同民族的儿歌童谣,比如有节奏明快的非洲儿童歌曲,也有婉转悠扬的犹太地区儿童歌曲,还有热烈鲜活的斯拉夫地区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可以让孩子在领略音乐世界的过程中,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初步的了解。
这本图画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艳丽温暖的色彩,勾勒出各种乐器特别的造型,加上简练的文字、清楚的形容,这些乐器的形象更深刻地印在孩子心中。作者很幽默地以每一位演奏者特别的造型、体态及服装,和他所演奏的乐器在造型上相互配合呼应,一方面增加趣味,一方面加深印象。在这本图画书里,文字作者对声音的形容十分巧妙、传神,比如小提琴的声音是"又细又高,好像飘在空中的细丝带"。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形成孩子对于音乐、乐器的初步认识,增强兴趣。幼儿音乐启蒙
《跟着***学音乐》精选8位音乐***,一人一首代表曲,讲述了他们在创作名曲背后的故事。这里有伟大的友谊,有对生命的思考,有师徒情深……所有的这些优良品格值得孩子们学习。另外作者还巧妙地将乐曲的含义通过比喻等方式表达出来,让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似乎已经听到了那优美的曲子,学会欣赏古典音乐。书后还附有翔实的音乐历史资料,可以让读者对音乐有更好的了解。(好书推荐尽在推荐书:***.tuijianshu.net)
有很多优秀的音乐启蒙绘本,我家买了一套sing along with me,愿意推荐给有小宝宝的家庭。一套七本,每本一首经典又简单的英文儿歌。像old Macdonald had a farm,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样耳熟能祥的歌曲,纸板翻翻书,小朋友动动手指玩儿起来,兴趣大大!
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和《呵,母亲》,杜运燮的《秋》,顾城的《在夕光里》、《感觉》、《一代人》和《弧线》,王小妮的《***日 湖畔 随想》,江河的《星星变奏曲》,食指的《相信未来》等。
谢邀
西去列车的窗口不知算不算,当年我是一口气把它看完的,感觉很振奋人心的。这种诗写起来句子可长可短,能让写作者任意发挥,兴盛了很长时间,就是现在还有人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了一个诗,那就是“朦胧诗派”。
“朦胧诗派”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芒克、江河为代表,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用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内心的思考、情绪。他们的诗,多用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人们定义为“朦胧诗”。其实,他们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也没有像别的诗派那样发表宣言,反正他们很快开疆拓土,走得快而远。
最美的朦胧诗: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顾城的《远和近》;食指的《相信未来》;杨炼的《瞬间》等等。
其中,舒婷的《致橡树》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被一再选入课本,成为朦胧诗的丰碑。
《致橡树》――舒婷
朦胧诗派是中国青年诗人注入诗歌界的新生命,但是生命总有期限,朦胧诗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民间走上诗坛并达到鼎盛。但是1982年之后,逐渐走向衰落。1986年,梁小斌写了《诗人的崩溃》一文,宣告了朦胧诗的最终解体。从1984年起,中国诗歌界进入了“后朦胧派”的发展阶段。
请在主题配置设置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14hunyin.com/post/4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