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流行音乐 > 正文

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是什么

  1.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 春秋小霸郑国郑庄公之子姬忽,两拒齐国联姻,为什么?
  3. 春秋郑国子产执政时期的三大改革有何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秦时代的郑国,地位非常高,而且是个实力相当强大的诸侯,跟周王之间的亲缘关系,丝毫不逊色于鲁国,只不过郑国并没能挨到最后,很早就***掉了。

在当时的文字之中,“郑”由祭奠的“奠”跟一个“邑”组成,也就是主持祭祀的地方。

郑国的始祖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的幼子,也是周宣王的亲弟弟,周宣王继位后他成为郑公并且担任周王室的司徒,周幽王时代,郑桓公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仅仅是作为诸侯王,郑桓公作为王室的司徒,还掌管着民众的教化,以及王室祭祀,而且郑桓公的个人能力杰出,百姓们都非常敬重爱戴他,远超过周幽王。

周幽王八年,郑桓公主动请求,将自己的国家转移到洛水的东部。

郑国新的所在地,是由另外两个小诸侯国,也就是郐国与虢国各自献出的十座城构成,虽然面积非常小却很富裕,而且郑国王室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地位也非常高。

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郑国的起源其实不是很早,但他是周王室的直系后代。

论出身来说它是贵族,因为它的开国国君郑桓公是西周周厉王的小儿子郑桓公本身就是官二代,自己又成了官一代。

郑桓公对周王室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军疯狂进攻都城的时候,就是郑桓公冲在前面,最后为了保护周幽王直到战死,因为最开始他是周王室的卿士。

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春秋郑国流行音乐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卿士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职位,它是周王朝的高级官名,也是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周王朝的政事。卿士一般都是由周王室的直系亲属担任,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二把手,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身份是可以世袭的。

郑桓公远离周王室

因为在郑桓公时期,他看到周王室早晚要完蛋,害怕到时候自己也跟着遭殃,就想搬出去但又不知道该往哪搬。后来就问了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太史伯,太史伯给他的建议搬到虢、郐之间的京城(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历史上称为虢郐寄孥。

太史伯回答说:“只有洛河以东,黄河、济水以南可以安居。”

第一次矛盾

春秋小霸郑国郑庄公之子姬忽,两拒齐国联姻,为什么

关于郑世子姬忽两拒齐国联姻这件事,《左传》是这么记载的: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文姜是春秋小霸齐僖公的女儿,是春秋时期出了名的美女,风华绝代,真实名字不详,之所以被叫做文姜,意思是有才华的姜姓女子

颜值高,家世贵,才华足,这样的女子及笄后,自然是各个诸侯国国君和世子争抢的对象。

齐僖公也很有自信,比较来比较去,就选中了郑世子忽,即姬忽,姬忽做为世子,将来是要继国君位的。

郑国虽然封地不大,地理很受制约,但在郑庄公的经营下,俨然是春秋初期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军事力量很强。

齐郑联姻,可谓强强联合。

齐僖公和郑庄公通了气,郑庄公自然也想和齐国结盟,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姬忽。出乎意料的是,姬忽拒绝了,他不愿意娶齐姜,郑庄公也没有勉强。

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意思是高攀不起。

首先,郑国世子忽个人素质很好!志向远大,英武超群,这样的人一般比较好面子,不愿依靠外家,齐国是当时的大国,他出于面子不愿去攀这门亲事;

其次,郑国是春秋最先强大起来的国家,号称小霸,而且世子忽去救西周犬戎之乱,立下大功,他父亲郑庄公很满意,也夸赞他有志气;

再次,估计是对齐国的女人有点看法,因为郑庄公有个掘地见母的故事,他母亲就是齐国的,当时庄公母亲和小儿子段试图夺庄公的王位,这个事世子忽应该是有点看法的。

总之,世子忽虽有文武之才,却不太像他父亲那么有权谋,没有结这个亲事,导致后来没有强援被杀!在那个时代,不能好面子,得靠实力!

齐僖公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僖公的两个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女,老大沉鱼落雁,老二闭月羞花,成了诸国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目标。

齐僖公的二女儿文姜看中了郑国的太子忽,老爹就派人到郑国提亲。太子忽是个很有个性的小伙子,对这门亲事并不满意,他以“齐大非偶”的理由一口回绝了。

别的人想高攀都来不及,郑国太子忽却对提亲的人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

人都要寻找另一半,齐国是大国,我高攀不起,文姜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配偶,《诗经》不都说了嘛,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的婚姻我做主,就算是大国又能怎样呢?

郑昭公(太子忽)

齐僖公被拒绝,觉得很没面子。太子忽帮助齐国作战,取得大胜,不死心的齐僖公旧事重提,太子忽顾左右而言他,死活不同意娶美女文姜。

有人认为太子忽有点不近人情,就问他为啥再次拒绝。太子忽说:“上一次我都拒绝了,这次我答应了,有挟功自重之嫌,别人会怎样看我?”

我来说一下。

齐僖公有个闺女叫做文姜,到了出嫁的年纪,齐僖公就想把她许配给一个好人家。审视了一下各诸侯国中符合条件的青年才俊,觉得郑庄公的儿子世子姬忽才貌人品都不错。老爹是郑庄公,身为世子将来就是郑国国君,与齐国可以相互依仗。于是就想把文姜嫁给郑世子。

注:郑世子姬忽在周郑交质中交换到周朝作为人质,具体参看小编头条文章《春秋时期小故事(二)—郑庄公势大欺主,与周平王交换质子》。

齐候嫁女

结果说媒的上门之后,姬忽拒绝了这桩婚事。大家都很不理解,觉得这桩婚姻多好啊,齐国的势力这么大,到时候媳妇娘家这面多少帮衬些,就少奋斗二十年。于是大家就纷纷问他为什么拒婚,郑世子姬忽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我要找的媳妇得符合我自己的择偶标准。就是因为齐国的势力太强大了,若将来有一天我遂了凌云之志,称霸诸侯之间,别人还以为我是靠着老丈人才走到走一步的呢。彪悍的人生,从不吃软饭开始!所以我才拒绝齐国的联姻。”于是这桩婚事也就告吹了。后来齐僖公把文姜嫁到了鲁国,给鲁桓公当了夫人。

这一年,北戎(周朝北面的游牧民族)跑到齐国抢粮、抢钱、抢女人,齐国派人到郑国求援。郑国为了缓和当时拒婚的尴尬关系,就让郑世子姬忽率领军队前来救援齐国。当年六月,郑军大败戎军,俘虏了敌人的两个主帅,砍了戎军三百人的脑袋,献给齐国。

北戎来犯

这时候齐僖公眼睛都放光了,一看这小伙儿能力这么强,前途一片光明啊。马上又把郑世子姬忽找来,说:“来来来,小伙儿,当时我那个姑娘文姜你不满意,你嫌弃她长得不漂亮,不过没关系,我还有其他闺女,长得是花容月貌,保证让你满意,快来让我当你的老丈人吧”

春秋郑国子产执政时期的三大改革有何意义?

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公元前543年继任郑国国君。

子产执政期间实行了三大改革,即:为田恤、作丘甲、铸刑书。

"为田洫”即土地改革。

"恤”即挖水沟。规定一夫耕田百亩,百亩之间的水沟称“沟”;百人耕种土地之间的水沟叫“恤”。水沟也是田之间的界线。这种田恤制不分贵贱阶层,上至公卿下至庶民无一例外,这一改革限制了大量占田而不缴税的贵族特权和确立了庶民占有土地的合法地位。这一土地改革在当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为新兴的封建土地关系提供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对后世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丘赋,”即兵税改革。

就是按土地数量交纳兵税 ,这是一种向田地私有主征收军赋的税制。它一方面增加了军费,另一方面表明在承认土地私有的基础之上,使个体农民有作甲士的资格,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这一兵税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扩大了兵源,也增加了军费,大大增强了郑国的军事力量。

"铸刑书”强法制

"铸刑书”即:将法令条文铸造在鼎上,公之于众,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布法律条文至于 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

铸刑书”的意义在于使用刑有法所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贵族们的横行不法。它比刑不上大夫”的周礼是一个根大的历史进步。同时对后世的以法治国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毁乡校”广开言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秋郑国流行音乐问题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秋郑国流行音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