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谱即工尺谱是中国比较原始的记谱方法。起源于唐代。其音列的音符只有五个而且是用汉字表示,其音符的音名叫宫、商、角、徵、羽,与简谱对应为dao、rui、mi、sao、la ( 1、2、3、5、6)五个音符,没有fa、xi 这两个半音。这种记谱方法在古代是一种先进的音律表达方式,但是在现代己经过时了落后了,其表现音乐的能力的局限性使其几乎被淘汰,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作出记录和保存但不需要***都知道。
以前看过央视一期节目,专门介绍民乐的,以前主要是靠文字记录的谱子(工尺谱)还有口口相传,因为中国这个谱子记录不全,有些东西需要演奏者口述才能明白,就像武功心法,需要极高悟性才能看懂,或者老师指点,这就是中国文化一种,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因为过去会音乐的都属于手艺人,例如跑戏班子啊,跑各地各种活动,红白喜事啊,这是人家吃饭的营生,不能轻易外传。
这里我想你比需要知道的说一个人和一部电影,先说电影,《百鸟朝凤》,一部关于唢呐的电影,看了你就明白前面我说的如何传递的以前。
再说说人,这个人就是轮回乐队主唱吴彤。说他不是因为他拿过格莱美,是因为他爹。下图中间的胖子就是吴桐
吴彤家里是唢呐世家,祖辈都是吹唢呐的,当时建国初期,要举行民乐演出,就集中了国内比较好的民乐演奏家到北京,结果一排练,都傻眼,就说唢呐和其他吹奏乐器,东北那边用的和南方用的不一样,调都不一样,一起吹巨难听,还有各省都有自己特点,很难一起演奏,因为民族乐器大多是为了演奏当地的民俗曲子,例如京戏、河北梆子、豫剧等等,各地曲子有自己固定的调,和固定编配,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独奏特有的风格。吴桐他爹干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事,就是统一了中国吹奏乐器的调,和生产方法,他***家所长,最终定义了一个标准,后来吴桐他们家生产的笛子成了中国吹奏的标杆,还创立了品牌,是目前中国民乐吹奏乐器第一大品牌。
山间里的对唱,草原上的呼麦,小巷里的二胡声。古时候的音乐,在民间都是代代相传,上一代传下一代,在文人墨客那里就以文字的形式传递下来,比如减字谱,半字谱,工尺谱等等。音乐不管何时都是动人的,可以翻翻古代留下的谱子就会发现中国古代音乐绝对不逊色于西方音乐
在录音录像技术发明以前,古时候的音乐是靠乐谱和口传心授这两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先说乐谱流传,乐谱我国以前是使用工尺谱,大概是从唐代开始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简谱和五线谱,五线谱是欧洲人发明的,简谱剧记载是日本人发明的,到那时都比较晚,现在简谱和五线谱早已经在世界上普及,其记谱方式也成熟科学了。
但是我们的祖先使用的是工尺谱,这是一种文字谱,现在的说法是工尺谱***用“上、尺、工、凡、六、五、乙”,这几个汉字来同时表达音高和唱名,既代表“1,2,3,4,5,6,7”,实际上就我们玩音乐的人来说,工尺谱也不容易搞懂,在它的节奏符号和调性标记上,没有师傅教自己是很难熟练掌握的,曾经想把一些古书上的工尺谱翻成简谱或五线谱,都以失败告终,还是自己没有了解到工尺谱的精髓,只会个皮毛啊。
工尺谱在各个朝代(唐代起)在书写,表述上我认为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加之那时多***用手写的方式传录,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就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古代工尺谱实物,多为手工抄写,虽然在宋代中国人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但是主流的书籍还是***用的雕版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技术普及到乐谱的印刷上来,这个有没有?是什么时候?还有待考证。
所以古代的音乐从记谱的方式流传下来,主要受记谱方式,书写,保存,对乐谱的判读则几个方面的影响,有可能后人对原谱的理解会有歧义。
请在主题配置设置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14hunyin.com/post/5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