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答。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1月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2020年也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今年音乐会上也演奏了贝多芬的作品致敬音乐***。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施特劳斯家族作品是必演的。他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爱德华·施特劳斯及孙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享受生活圆舞曲》《柠檬树花开的地方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等。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圆舞曲之王。这些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欢快,自由浪漫,彰显出节日气氛。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主要曲目。
斯特劳斯的音乐,旋律优美,多以华尔兹一节奏出现,给人有很强的音乐节奏感,音乐体裁大多描写田园生活原野牧歌很亲近生活。再者斯特劳斯是本土人氏,他的音乐就像一本精典的剧本写的都是邻里的故事故儿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为施特劳斯家族不仅是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而且对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做出很重要的贡献,所以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大多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来表达对施特劳斯家族的尊敬之情。
从约翰·施特劳斯(老)开始,再到他的三个儿子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无一例外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等。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脍炙人口,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欧洲轻歌剧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约翰·施特劳斯(老)的《德拉茨基进行曲》,约翰·施特劳斯(小)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天体乐声圆舞曲》等。
1、起源
约翰·施特劳斯(老)最初和自己的乐队的一次音乐会巡演,带动了盛大的舞会,人们载歌载舞,让人忘记自己面临的处境,这最初的音乐会。
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型建筑的落成,约翰·施特劳斯(小)指挥乐队演奏了《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演出获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后来他又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世博会上演奏了大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获得许多好评。
3、雏形
后来得益于一位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狂热拥护者,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一次全部演奏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音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4、逐渐成型
乐队和女高音歌唱家的唱腔进行混搭,独具一格,小施特劳斯成就在施特劳斯家族尤为突出,《蓝色多瑙河》也是其代表作,跟兄弟约瑟夫合作的小品《拨弦波尔卡》将每个小节的重拍果断放在第一个音符上。而巜拉德斯基进行曲》则是老约翰的即兴之作,至今仍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
你或许分不清老约翰 施特劳斯、小约翰施 特劳斯、爱德华 施特劳斯、约瑟夫 施特劳斯
但是“施特劳斯”这四个字,相信读中学时,音乐课本里的施特劳斯介绍早就深入你心了。
十九世纪时的奥地利
有着一个传奇音乐天赋的世家
不仅影响了奥地利,不仅影响了十九世纪的音乐史
直到现在,在全世界还经久不衰
这个家族,就是音乐史册里举足轻重著名的音乐世家
——施特劳斯家族
一人是天才本已不易,一家是天才,这不免更令人惊叹!
因为现在是一个崇尚应酬的商业化社会,故而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社交圈。而在社交圈这个看似相互沟通往来的场合,其实也是一个炫耀财富和社会地位乃至文化素养的人际沙龙。所以在这个商业化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不少人都知道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的脸面:人们对文化修养高低的在意程度,甚至往往大于对财富多寡和社会地位贵贱的在意程度,而谈论外国古典音乐似乎最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所以,正处于普及阶段的外国古典音乐自然就成为一些人趋之若鹜附庸风雅的一种时尚。当然,随着外国古典音乐的普及,相信许多人一定会从听不懂到听得懂产生一个认知上的飞跃。届时,他们或许能够从《卡门序曲》中感悟到西班牙斗牛士的勇武;能够从《一八一二序曲》中感受一八一二年俄法战争的炮火硝烟;能够从交响组曲《天方夜谭》的首席小提琴精湛的揉弦中看到公主婀娜、妩媚、轻柔的舞姿,以及由长号和法国号、英国管等展现的***民俗风情暨巴格达节日欢乐的喜庆气氛……。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由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奏。这个音乐会最初宗旨是展示与推广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直到今天音乐会的曲目还是以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作品为主(主要是三位: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虽然也会穿插一些其他作曲家的舞曲或进行曲。
[历史]
1939年12月3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首届“新年音乐会”,由克来门斯•克劳斯创办。
第2届于1941年1月1日举行,以后除1945年因战争原因停办一届外,其余都是于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厅举行。
1946年,正式命名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55年起,音乐会由博斯科夫斯基指挥,直至1***9年。
1980年起,音乐会每年更换指挥
【传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1959年开始第一次进行电视转播,不久便成了欧洲文化的盛事。电视转播中,维也纳歌剧院芭蕾舞团还为新年音乐会配上了古典的维也纳舞蹈,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在中国,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的电视转播于1987年开始。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通过电视向全球40多个国家进行直播,估计观众人数超过10亿。音乐会已经形成了一些传统,包括3个加演曲目,其中最后两个永远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以及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加演曲目的最后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也会加入到演奏中,在特定的段落跟着节拍拍手,而指挥家这时也会转过身来指挥观众的节拍。另一个传统则是指挥家的新年致词。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水准很高,在业内是很有地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奏的曲子都是每年的指挥家特意选的,基本都是莫扎特和施特劳斯的作品,曲风每年都差不多,但是这是一种传统,“适当的守旧”倒也符合欧洲人比较“保守”的特点。
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业内是最好的,甚至比柏林爱乐还要好,他们极其擅长诠释德奥作曲家的作品。几百年来,维也纳一直是古典音乐的中心,哪怕某些城市再有钱,建造一个硕大的音乐厅,但没有维也纳的历史底蕴,总觉得单薄了些。提到古典音乐,地球人都会立刻想到维也纳,那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标题里说的“不好听”,也不知道这是从何说起?这些演奏的曲子都是经典,基本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他们并不是“最炫民族风”那种通俗易懂的旋律和模进的搭配,古典音乐是需要品的,并不是第一次听着不如最炫民族风带感就否定它。想听懂它,需要自身达到那样的欣赏水平和档次。不过确有其人会说今年的新年音乐会可能不如前几年什么的,但是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好听的我才疏学浅确实没有遇到过。
另外,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是对外售票的,坐在里面看得都是奥地利上层政界精英和受邀的嘉宾,有钱的不一定能去看,在音乐专业的学生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神圣不可侵犯般的存在”!
首先很荣幸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在阅读音乐史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音乐理论上的不明白的内容,再去有针对性地看一些音乐理论上的书籍。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同时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音乐鉴赏分为好听和不好听,也分为自己认为好听和不好听,源自于心,不要别人认为好就是好,别人认为不好就是不好,自己要有判断能力。
我认为从自己感兴趣的风格开始了解其发展历史与背景,然后最好学习一样乐器的演奏,因为不会演奏乐器,真的很难深度鉴赏音乐。
我认为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
以上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在这里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同时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还有美好的生活,还有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还有快快乐乐成长,谢谢!
谢邀,音乐文化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实在是博大精深,分布在全世界的音乐文化更是无边无际,其表现形势更是层出不穷。说起欣赏二字,不管是贝多芬,施特劳斯,美国的乡村音乐,奥地利的钢琴协奏曲,本人都不喜欢,更谈不上欣赏。就喜欢中国的民乐,中国的民歌。中国的地方风情,中国各地域劳动人民创造的地方花儿。之所以喜欢,欣赏中国音乐文化,并不是说外国的不好。主要原因我是中国人更能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莜久,远远流长。一根竹笛就有七千年的历史。我国内蒙,***,陕北,新疆,山东,河北三十多个地区,五十六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各自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和不同的乡土风情,都有着莜揚,动听,美妙的声音。别的太深的道理我讲不来,只知道我们古老的中国音乐就是感人,就是好听。这就是我对音乐的欣赏,和喜欢音乐的原因。个人浅见,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年音乐会古典音乐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年音乐会古典音乐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在主题配置设置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14hunyin.com/post/5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