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古体的意境一定就美?古体诗的意境美不美并不取决于诗的诗歌的形式体载,而是取于作者的写作的水平和思想境界,写岀来的诗是不是意境深远?有没有想象力,是不是有诗情画意的美感?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深意?词句是不是有美感?能不能让读者深深的沉浸在诗的意境里,意犹未尽,读了还想读,净化读者心灵,如同一次快乐的旅游等等?即使写的古体诗完全符合形式格式要求,也不一定有意境的美。其他类型的诗歌体裁也一样如此。
古体诗相较于格律诗来说是比较容易写的,古体诗的条条框框没有格律诗的严格,格律自由,写作时思想放得开,飞得远。不受对仗句式的限制,押韵较宽,给写作者许多自由的空间,不那么磨人,不那么烦人,对现代人来说节约了许多时间,初学写诗的人很容易掌握。但古体诗比现代诗又要难写一点,现在的人们的生活工作的节奏比较快,也没有那么时间去琢磨,读者也不愿花时间去咬文嚼字。
在现代社会里,诗歌的存在感越来越弱,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主要存在校园里和网络平台上,人数非常少。读诗的人越少,写诗的人也越少,鉴赏诗的人更少。有的人写诗完全是为弦耀自己才华或取悦某些人,或急功近利,写不岀好诗来,写岀来的诗都是华众取宠,几乎没有什么诗的意境之美。
现在的诗歌创作的诗歌没有几篇有意境深远的,有丰富想家空间的,意境扁平化了,思想空洞化,整个诗歌水平下降了。读这样的诗犹如吃一份外卖快餐,腻得人想吐,有时还有异味,让人感索然无味,如同嚼腊。还不如读一篇搞笑文章、杂文、散文、短篇小说、科普文章和科技书籍等精美有趣的文章,来舒放疲倦烦躁的心情,增强技能,学到许多科学常识,还能从中悟岀许人生哲理来,何乐而不为呢?
诗词都在走下坡路,在大众的生活中存在的义意不强,可有可无,何况古体诗词是诗的一种小众的诗歌体裁,传唱的人更少了。(谢邀)
古体诗词?
当今写古体诗词的人其实多如牛毛。举本人为例谈***会: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标准的古体诗吧(不觉晓三字是三仄尾,转句的第二仄声字落与承句第二字的平声字来没粘上,而三仄尾的诗却登上了大雅之堂),古体诗不讲究这些(所以不能算格律诗五言绝句,只能算古风五言)。那末我也模仿他的手法写一首古风七言:
《游园不适》
公园游客似梭织,
绿草红花谐认识。
可叹清高自命人,
不知笑脸带金色。
(如世人都将笑脸视为金子,家庭一定和睦,同事一定友好,生意一定兴隆。)
“春晓”用的是上(仄)声十七筱,本人的“游园抒怀”用的是平水韵入声十三职(织、识、色都读入声)。只是好好一首七绝格律诗被列入“古风”~是因为有“专家”说,格律诗不可置疑的是一定要押平声韵,其实诗还是以评优劣为主,好的“古风”与格律诗谐有可圈可点之处。
我不同意这种判断,或许写古体诗词的人数比历史以往任何时代都多也说不定(无法统计),理由很充分,就是现在中国绝对人口多,受教育的绝对人口多,因此,专业学习古诗词和爱好古诗词的绝对人数多,这是历史上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人口优势。
而传唱或许由于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化,古诗词传唱的属性弱一些,因此,会唱古诗词的人数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均少于历史其它时代也是正常的状况。
为什么题主认为写古诗词的人数少,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今天无论如何写古诗词的相对人数太少了。就是在爱好诗词文化的圈子里也是少数,这就是现状,因此,这就是呼吁重视传承古诗词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
古诗词同京剧等优秀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现在也确实面临传承的难题,我认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和社会不重视,从专业教育到社会氛围的缺失,古诗词的生存环境或许逐渐在减少。从父母到子女一代一代不重视,不理会,甚至不了解古诗词,你想,写古诗词的人越来越少才是正常状态。
传承古诗词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强化教育,入课本,必考试,从小学~高中语文课都要有,而且比例大一些,高考语文比例大一些,取消英语或许会更好。
请在主题配置设置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14hunyin.com/post/6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