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纷扰喧嚣中,我会静下心来读一首诗,让烦躁的心回归纯净。因为我的骨子里住着一个诗一样的女子,她喜欢与诗词为伍,墨香为伴。
但是,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观念自然也就不一样。有喜欢“酒肉穿肠过,朋友一大桌”的,有喜欢“热汗洒运场,我动我快乐”的,有喜欢“周末寻芳去,远离城市嚣”的人。
哪一种生活方式,都好与不好之分,只是个人爱好而已,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不能千篇一律,也没有必要强求谁融入谁。
其实,人活着只要开心快乐,健健康康的就够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出自我,都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状态。
我是一个提前内退人员,闲职在家,喜欢养花弄草,而大多时间都是诗书为伴,时不常的还会偶发两句。比较偏爱古诗词,喜欢那种含蓄委婉、意蕴无穷的感觉。
偶尔也会写一些现代散文诗,可能是由于心思太过简单,写出来的作品不够厚实,直白的像流水,轻易不去触碰。喜欢那种带制约性、框架模式的格律诗词来表达,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禅与静(诗5首) 文/芷若幽平
一、
淡却繁华守素窗,侍花弄墨自芬芳。
人生醉意何须酒,一盏清茗入口香。
你可能不知道王籍是谁,或许也没听过《入若耶溪》,但一定读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
王籍,南朝诗人,七岁能文,长大后颇负盛名。同历史上大多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一样,王籍的仕途也不是那么得意,或许为了逃避困顿的现实,他爱极了大自然中的锦绣山川,甚至一头栽进去,好几个月不出来。为此,本就薄宦的他,接二连三被贬。
官途不顺诗途顺,他有大把的精力去观照大自然,于是,一首歌咏若耶溪的绝唱飘然而出——
入若耶溪
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今绍兴市,全长百余里,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又称浣沙溪。
在纷忧喧嚣中,我经常阅读唐朝张九龄的诗《感遇十二首·其一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然后在心里默念几遍,就让我烦躁的心回归纯净。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这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这首诗以咏物言志,意境高雅。如果你喜欢,不妨一试,也可能使你的心回归自然,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确切地说,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我时常会读一些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解一些诗词写作常识,掌握一些历史知识以及地方风物特色,使自己的心灵回归宁静,享受平凡生活中那种静心的欢喜。
我觉得与现代诗、近代诗、仿古诗相比,古诗或恬淡婉约,清新自然,或雄伟壮阔,慷慨激昂,或寂静肃穆,清远含蓄,或雄奇瑰丽,恢弘高远,都显现岀高度凝炼、引人入胜的特点,读一首诗,使人心灵上能感到美的享受,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古诗的两个特点,也使它比较适合现代人阅读,一是古诗除少数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外,大多数都是七言或者五言,文体短小,适合零碎时间阅读,比较适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二是古诗在声韵上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规范,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吸引人的阅读兴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境由心造。面对外界的纷扰喧嚣,我们心累的时候,一杯茶,一首诗,为自己营造一个心灵憩息的港湾,领略古诗的万种风情,感悟生活的阴晴圆缺,为未来的打拼积蓄勇气和力量。与诗为伴,夫复何求!
是啊,这纷扰喧嚣的世界里,要静下心来不易,有一颗品诗的心更难。
我们无力改变外面的环境,可是我们有权利改变自己的心境,这或许需要一点定力,或许我们可以试着从欣赏一首诗开始。
我很喜欢读藏族诗人降央嘉措的诗句,里面有对美丽草原的赞美和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处处充满纯真和灵性,每一次吟诵都有深深的感动。让我的心归于平静。他的诗有一些谱了曲,唱红了大江南北,比如那首《那一天》,每听一次都会让我对藏地的信仰和民俗升起一种莫名的向往。
我也喜欢古代诗词,每每为古人的博学和意境所折服。
或许我善于逃避现实,常常会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修身养性,积蓄力量,思考人生。我不认为自己是弱者,这一切都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生活的更精彩。
关于欲望,故事很多,一个众人皆知的与史玉柱有关。好多年前,春风十里的史先生要盖深圳第一高楼,结果伴随楼层不断窜高,企业却停止了生长。静对内心,反思欲望,重整河山,史先生又进入人生第二春。
欲望是个中性词,关键在”度”。幸福与欲望为孪生兄弟,相伴相生。一个人,若失去欲望,幸福就像一杯白开水,淡然无味。一个国家,若清心寡欲者众,则重返老庄时代,社会难以进步,经济必然萧条。另一面,如欲望太盛,幸福就将变成一团烧身的烈焰。无数过往的案例,均无声地告诉我们:一旦梦想超出自身的能力,超出道德的载荷,就会兑现“上帝想让人毁灭,必先让人疯狂”的名言。
追求爱情不能丧失自我。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歌颂美好的爱情。然而,在这种歌颂声中,有无数人迷失了自己,成为爱的奴隶,走过一条迷茫、孤独的心路,酿出欲望苦果。只有平等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无论有多向往,不要去乞求,不要去期盼他人的施舍。
追求金钱不能丧失底线。活着不易,养活一家老小,不能没有铜板。然而底线永远横在我们面前,这种底线既有法律层面的也有道德层面的。违背法律得来金钱,极可能以失去自由为代价,莫忘记“伸手必被捉”的古训。违背道德得来金钱,必以失去诚信为代价,莫丢掉“***为我、我为***”的原则。
追求权力不能丧失人格。权力是个好东西,可以显身份,可以谋利益。可是权力也是柄双刃剑,用于民,则威力无限,天下归心;用于己,则剑锋转向,自毁长城。有些人,为登上人生高处,对上阿谀逢迎,对下颐指气使,甚至陷害忠良,人格尽失。西子湖畔,秦桧先生若在天有灵,想必一定追悔莫及。权力在一时,口碑永留世。
千百年来,书卷翻尽,道不尽欲望的故事。
请在主题配置设置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14hunyin.com/post/63742.html